中金 五金工具:看好低估值、盈利改善和结构性增长
发布时间:2024-03-12 20:47:09

  当前美国五金工具行业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市场需求相对低迷。我们建议关注结构性机遇,包括OPE电动化率提升,成本下行带动企业盈利修复。建议优选低估值、盈利改善和存在结构性增长机遇标的。

  市场端,下游需求低迷,但历史表现具备稳定性。2H21以来,宏观刺激趋弱和美联储加息等使得美国五金工具行业需求下行,渠道库存积压。2Q22以来渠道商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我们预计至少持续至2023年中。但从历史来看,基于庞大的存量房屋需求,五金工具行业具有稳定性特征,单纯加息带来的行业下行幅度相对有限,手工具波动弱于动力工具。

  格局端,中国企业份额保持提升,OPE行业具备独立成长性。基于制造成本、产业链优势、工程师红利等,过去10年中国企业份额提升。我们预计中国仍将保持全球主要产能基地角色,中国企业竞争优势将延续。2022年OPE行业电动化率仅20-30%。电动OPE在民用市场有一定渗透,而市场规模占比约4成的商用市场处于电动化起步阶段,成长空间广阔。同时未来OPE还存在广阔的智能化升级市场。

  盈利端,预计2023年利润率有望继续改善。2021年原材料、海运费、汇率等成本压力加大,大部分企业毛利率下行。4Q21以来,主要成本项陆续进入改善通道,仅锂电池价格仍处高位,但其上游材料价格已呈现下行趋势。我们预计2H22企业盈利能力将边际修复,2023年有望继续改善。

  投资端,建议关注低估值、盈利改善和结构性增长。五金工具企业估值与美国地产景气度和ROE相关,主要企业在2020到1H22经历了盈利和估值上的倒V型走势。考虑当前市场需求修复时点尚不明朗,我们建议优选低估值、盈利改善和结构性业务增长。

  工具产品的使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用途包括房屋建造和修缮、基建工程、汽车修理等。2022年全球市场约4成在美国,约3成在欧洲。对于美国市场,其中:

  ►约1/3为居民DIY需求,主要用于房屋的修缮、改造、装饰等,其使用的产品主要为消费级。居民端存在部分线上化需求,特别是低货值的手工具,线上化率是动力工具的两倍,但行业总体线%。

  ►约1/3为建筑业需求,包括工业建筑、商业建筑等,其使用的产品为专业级/工业级。

  ►约1/3需求为一般制造业,包括汽车、电子等,其使用的产品也为专业级/工业级。

  综合来看,五金工具约2/3的需求与地产相关,因此美国地产指标成为观察行业景气度的重要跟踪方向。同时,五金工具以庞大的存量地产需求为主导,因此五金工具市场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地产销售等相关指标的波动幅度,行业具有相对较强的稳定性。

  2020年疫情爆发后,美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别刺激了房地产需求和增加了居民购买力,支撑了B端和C端的五金工具市场扩容。在2020年以前,五金工具的年化增速约为0-10%,呈现出“GDP+”的特征,而2020和2021年行业增速达到10-20%。

  2H21以来宏观刺激趋弱和美联储加息等因素使得行业需求和标的估值有较大幅度下跌。2H21,美国新屋销售、成屋销售自高点明显回落,工具行业由2020-2021年的主动加库存进入到被动加库存及主动去库存阶段。自2Q22以来,美国工具行业消费量进入负增长通道,创科实业、史丹利百得等企业收入增速边际明显下降。

  从库存来看,当前美国五金工具渠道库存水平较高,行业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2020年上半年,因下游需求增长和全球生产、物流不畅,行业经历被动去库存。美国建材、园林设备和物料店的库存销售比由约1.8降至约1.5,达到过去30年的最低水平;随后,渠道商开启了一轮主动补库存,2H20起头部五金工具厂商收入增长明显加速。考虑到全球生产和物流效率低下,出于安全性考量,2H21渠道商仍处于主动加库存阶段,此时美国货币政策的逐渐退出使得居民购买力的增长明显放缓,此后行业库存开始被动上行。1H22起渠道商开启主动去库存,使得给供应商的新签订单边际明显下降。当前行业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我们预计本轮主动去库存至少持续到2023年中。往后看,待行业库存消化达到一定水平后,订单增速有望边际改善。

  自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经历了4次加息,分别始于1994/1999/2004/2015年。其中2015年的加息相对温和,加息幅度不大、斜率较缓,且美国地产内生健康程度较高,地产需求呈现企稳或继续增长态势,头部五金工具企业的业务表现和股票市值都处于上行通道。

  而前三轮加息都使得美国地产出现了持续一段时间的下滑景象。从部分公司的财务数据来看,前三轮加息导致了需求出现负增长,其中2004年加息对行业产生的负面影响最为剧烈,影响程度最深、持续时间最长。2年的加息周期中,加息幅度达到425bp,且紧随其后的次贷危机爆发进一步影响耐用消费品需求,五金工具行业出现连续5年的负增长或低增长。但加息期间行业最大下滑幅度在10%左右,需求总体下滑幅度相对有限。

  总体而言,从部分企业数据来看,五金工具行业具有稳定性特征,手工具的波动性弱于动力工具。例如2020、2021年动力工具行业增速高于手工具,我们认为这与动力工具存在电动化、无绳化等结构性增长机遇有关。同样的,1H22动力工具行业出现负增长,我们认为这与手工具更新周期短、产品货值低有关。手工具的替换频率在2-3个季度,动力工具则在2-5年不等。另一方面,手工具单件产品10美元左右,而电钻价格上百美元,家用电动割草机价格上千美元。当经济不景气或消费低迷时,“口红效应”使得低价产品需求具备更强韧性。

  从过去10年的收入增速来看,部分中国企业高于国外企业。五金工具原材料消耗量较大,中国具备产能和规模优势。时至今日,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国外企业,中国都是最大的生产基地,如牧田在中国的生产人员占全球生产人员的比例超过60%。我们估计中国在全球五金工具的供给超过70%,扎根本土的中国企业则更具备性价比优势。

  从中美贸易摩擦以来,五金工具产品普遍被加征关税,其中手工具整体加征关税比例高于动力工具。一方面,产品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国外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使其受到了贸易摩擦的间接冲击;另一方面,国内外企业对了规避关税,加大了在中国以外的产能布局。

  考虑产能稳定性、安全性等因素,我们预计贸易摩擦后五金工具的全球产业链格局再造趋势将会延续,但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对中国产能的稀释功能预计有限,中国仍将保持全球主要生产基地的角色。东南亚、墨西哥等地的成本优势在于劳动力和土地等成本项,但其劣势在于产业链不够全面,钢铁等原材料的产业链齐全度和规模不足。以越南为例,尽管过去10年不少行业呈现出从中国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但其中主要为劳动力成本占比高、对产业链要求较低的行业如纺织服装,一些对供应链要求较高的低技术难度行业没有轻易自发转移如五金工具、集装箱等。产业链不够全面导致东南亚的综合制造成本仍然高于中国,因此部分中国企业的选择是,仅将关税比例高于一定限度的产品置于东南亚生产,同时,对东南亚产能的规划比例一般在20%左右。

  尽管中国占据主要产能,但中国企业在品牌端的份额仍然较低。全球五金工具行业的价值链分布中,下游占据主要附加值,上游附加值较低。除了较新的电动OPE门类,中国在其他领域中的份额不足30%,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较于动力工具,手工具的技术门槛低,产业专业化分工程度更高。手工具和动力工具的下游都是通过渠道商触及终端销售者。在制造环节,手工具呈现出品牌与制造的分离,动力工具普遍呈现出品牌与制造的结合,我们认为这主要由于手工具技术门槛较低,制造环节提供的附加值相对有限。全球工具行业产业链主要存在四类角色:OEM、ODM、OBM、渠道商,其产业链议价能力、产业链利润分配依次递增。

  但手工具的SKU超过10万个,难点在于品类数量和供应链管理。动力工具的SKU以千计量,品类数量较手工具少很多,因此手工具尽管生产技术难度不大,但对产线数量要求较高,需要对复杂供应链的组织能力。对于家得宝、劳氏、沃尔玛等大型综合商超,他们一方面需要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另一方面需要供应商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即较为齐全的SKU。

  五金工具在欧美均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作为消费品,品牌效应具有重要地位。时至今日,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国外企业,旗下主要品牌都是在具有百年运营历史的欧美品牌。2005年创科实业收购了Milwaukee,后者主要从事电动工具的生产,推动创科实业实现从代工向自主品牌、从传统能源产品向电动化产品的双重转变。

  在诸多行业,当发生技术变革时,后发企业与领先企业间的技术差距被有效弥合。同时后发企业的沉默成本较低,更容易坚定执行新战略,内部组织架构也更契合新兴产品的发展需求。这使得技术变革有时带来行业竞争格局的颠覆式变化,动力工具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

  以创科实业为例,创科实业成立于1985年,1987年与Sears(早期美国最大的零售商超西尔斯)成为合作伙伴,给Sears Roebuck旗下Craftsman代工电钻等,1988年日本Ryobi成为客户。早在1996年,创科实业就已将无绳化作为重要战略,2005年收购Milwaukee后更是加速启动了电动化和无绳化的市场策略,较欧美企业早了5-10年。我们认为以创科实业为代表的中国企业赶超国外企业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 重视三电技术研发:2021年创科实业、泉峰控股、格力博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2%/2.8%/3.4%,而史丹利百得则不到2%。中国企业在三电方面的积累程度更高。以创科实业为例,高端的无碳刷马达为自制,电控中软件为自研,电池端则是自行PACK以提升续航寿命。基于强大的三电技术,创科实业的电动工具能够在低电压下达到其他品牌产品高电压下同样效果的动力输出,产品退货率和返修率明显低于史丹利百得。

  ► 中国产业链和工程师红利:中国三电系统技术进步的外溢性给电动工具等其他锂电池产品带来了产业链中国化的发展潜力。例如过去全球电动工具锂电池市场主要由三星、LG、村田、松下等日韩企业占据。随着国内消费电池企业技术进步,动力工具锂电池开始呈现国产替代趋势,电池也是产业链国产化的最后一块拼图。工程师红利进一步帮助中国企业缩短研发周期,加快技术迭代速度,提升对下游客户的服务能力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 电池平台的消费者粘性:对于燃油产品,主机厂在后市场的作用相对有限。对于电动产品,主机厂则直接替代了石油公司的角色。电池包的销售占比提高能够有效提升盈利能力,更重要的是,电池平台能够兼容较多工具品类,降低消费者的电池购置成本,并且使消费者对该系列产品形成购买粘性。中国企业的先发优势与电池平台的粘性相得益彰。

  动力工具的电动化率已达到较高水平。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0年全球动力工具市场规模约392亿美元,其中电动工具约291亿美元,动力工具的电动化率约74%。

  但户外动力工具(OPE)还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0年全球OPE市场空间约250亿美元。2020年全球电动OPE市场约47亿美元,占总市场约19%。而汽油发动机产品市场达到166亿美元。

  OPE的电动化率低与产品用途和技术匹配性有关。OPE如割草机、除雪机的功率较大、户外作业存在补能限制,对动力和续航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技术成熟晚于电钻、角磨机等小型的电动工具品类。

  当前头部企业引领的电动OPE市场仍在发生快速变革,例如2021年泉峰控股、创科实业相继推出骑乘式割草机,补上了OPE品类电动化的最后一环。新产品受到了市场的强烈反响,两家企业都取得了优异的增长表现。美国个别州推出了燃油OPE产品销售退出的时间表,我们认为政策端的支持也是OPE电动化的良好推进剂。搭配着产品性能进步、成本下降、销售者产品认知度提升、环保政策推进等因素,我们认为OPE电动化已进入了快车道。

  当前电动OPE主要在民用市场中渗透,商用领域处于起步阶段。我们估计民用与商用OPE市场规模为6:4。2020年OPE在民用领域的电动化率约30%,而在商用领域仅约5%,仍处于起步阶段,这同样与技术要求、产品适用性相关。家用割草机的使用频率和单次使用时长远低于专业化服务公司,进而商用市场对电动割草机的续航、稳定性、性能、寿命有更高要求。

  除了产品特性差异外,商用OPE与民用OPE的主流渠道也有所不同。民用OPE市场与电动工具都是以大型商超为主渠道,家得宝、劳氏是其中的双寡头。商用OPE市场以经销商渠道为主,这些经销商门店面积一般在几百平米,同时产品品类更专业,聚焦于五金工具。泉峰控股自2015年开始铺垫经销商渠道,我们预计未来2年公司将推出定位于商用市场的电动OPE产品,为OPE业务增长注入新动力。

  OPE行业未来也存在智能化升级路径。Research and Markets估计2020年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约13亿美元,全球渗透率约5%,其中欧洲较高,达到10%,美国不足5%。当前割草机器人的主流路径为预埋线百美元请人上门在地下预埋磁感线,辅助机器人运行。但该技术路径的缺陷在于,若割草区域变动,预埋线也需重新铺设,增加成本。此外,机器人触碰预埋线边界后的走向具有随机性,造成割草效率低下。2022年市场上出现了无边界割草机,以卫星定位与传感技术的结合替代预埋线边界部署方式。

  受制于解决方案的成熟度,智能割草机整体渗透率不高,全球每年约2000万台割草机中,目前智能割草机约百万台,且主要集中于欧洲市场。其中富士华、嘉丁拿、宝时得是三大主要供应商。美国草坪的面积大于欧洲,草坪平整度低于欧洲,导致美国草坪边界部署难度更大,因此智能化产品的商用路径更晚。

  我们认为智能化符合家用产品的发展路径,未来会成为欧美市场的主流趋势。当前特别在美国市场,仍呼唤更可靠、贴近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来推动商业化落地。

  2021年五金工具行业盈利压力较大。2021年巨星科技、泉峰控股毛利率分别同比减少5.5/2.6ppt,主要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海运费上升,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端压力冲抵了规模效应的助益。而2018-2020年两家企业毛利率处于上升态势,巨星科技、泉峰控股同口径毛利率分别累计提高了3.7/5.3ppt。

  尽管毛利率端,巨星科技稳态水平在30%左右,在五金工具行业中并非突出。但2021年巨星科技净利率为11.9%,高于泉峰控股和创科实业的8.5%/8.3%。而在高成本阶段以前,巨星科技的稳态净利率为15%左右。在动力工具行业里,净利率较高的为日本Makita,稳态净利率约11%。

  手工具的“高盈利性”与产品销售模式有关。手工具产品相对简易,且货值较低,在产品的销售阶段,售前导购和售后服务相对较少。动力工具产品相对复杂,顾客购买存在体验需求,且售后有更频繁的退换货和维修需求,因此动力工具企业需要增加销售人员和产品质保费用。从三家国内企业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三家企业期间费用率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销售费用率上,相差5-10ppt。

  尽管巨星科技与动力工具头部企业所处产业链位置不同,但动力工具代工企业的利润率水平也不高于自主品牌企业。例如大叶股份以ODM业务为主,期间费用率与巨星科技相似,但毛利率偏低,2021年以前约20%,净利率约7-8%。

  2020-2021年原材料、海运费、汇率均朝着增加国内出口企业成本压力的方向快速移动,其中对于手工具和动力工具,原材料端的主要成本项分别在于钢材和锂电池。2021年10月钢材价格开始出现回落态势,人民币汇率和海运价格分别在1Q22和2Q22末出现拐点。现阶段钢材、海运费、汇率都已经较成本压力最大时期有明显改善,碳酸锂价格处于企稳回落态势,锂电池价格处于高位,但涨价幅度趋缓。

  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助益已从2Q22开始体现,在3Q22进一步强化,例如2Q22巨星科技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7ppt,较1Q22收窄26ppt,3Q2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06%,在毛利率仅27%的情况下(此前13年三季度毛利率均值为29.3%)创下了历史单季度归母净利润的新高。考虑库存轮动因素的影响,我们预计原材料价格、海运费对成本端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我们预计2023年五金工具企业将更明显地受益于成本端改善。

  资料来源:Wind,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交通部,中国人民银行,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截至2022/12/29。

  对于手工具,直接材料占成本比重约8成,人工和制造费用各约1成。在材料中占比最多的分别是钢、铝、塑料。根据我们测算,手工具原材料成本中,钢、铝、塑料分别占5/2/2成。

  当前钢、铝、塑料价格已较高点明显回落,分别较高点降低35%/29%/23%。从巨星科技历史毛利率表现来看,钢材价格与毛利率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且时滞约4个季度。主要原材料价格自3Q21起回落,因此我们预计2H22起原材料对毛利率开始逐步呈现正贡献。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注:用量为巨星科技手工具募投项目用量表。

  对于动力工具,原材料同样占成本比重约8成,主要原材料包括锂电池、电机、控制器、其他电子电气件、其他金属件、塑料件等。我们估计三电系统成本占比超过5成,其中电池占约1/4,是最大的成本。

  对于电机,与钢、铝类似,铜价从2020年4月上行,于2021年5月见顶回落,当前铜价约5.9万元/吨,较峰值时期的7万多元回落了近20%。但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景气,锂电池价格目前仍处于上行通道中,只是上行速度边际放缓。

  自2020年以来,占锂电池最大成本项的正极材料碳酸锂价格呈现10倍以上涨幅,价格压力持续向下游传导,使得锂电池价格一改往日持续降价的态势。在降本为最大诉求的时期,锂电池价格在产业链各环节日趋成熟的技术进步中持续下行,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带动的技术进步对小动力等汽车以外电池应用领域起到了较强的正向外溢作用,同时产业链的中国化也在不断支持成本项的下行。2021年以来锂电池较大幅度的价格上升使得五金工具厂商成本压力加大,并催促厂商增加备库,进而推动存货规模大幅增加和对经营现金流造成挤占。

  终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边际降温改变了市场对于未来锂电产业链中短期增速的判断,带来一定抛售行为,使得12月中旬以来碳酸锂价格回落了约5-6万元,幅度约9%。中金有色组预计2022-2025年全球锂供需平衡分别为-1.5/+7.1/+13.5/+19.7万吨,供需短缺现象已得到根本性缓解,中长期价格已处于下行通道中。同时,从锂电产业链来看,自2020年中以来持续的高速扩产使得锂电材料也逐渐由短缺走向相对过剩。因此,我们预计2023年锂电池价格将不再成为边际上的拖累项,甚至有望扭转势头。

  ► 产品销售(从定价到确认收入):对于中国五金工具企业,生产成本多为人民币计价,由于美国为主要终端市场,因此产品销售主要以美元计价。厂商的美元报价是按照成本加成比例和预期汇率而定。当人民币超预期升值时,会导致产品售价折算回人民币时,相较于原有成本的加价比例被压缩,即毛利率下降。对应人民币报表,这是通过人民币收入减少、人民币成本不变来体现。对于采用人民币报表的企业,在定价货币为美元的前提下,理论应对措施包括增加美元成本的比重、改为美元报表、及时调整售价以维持毛利率等。

  ► 外汇结算(从确认收入到外汇结算):当确认收入时,报表中会增加美元应收账款。一般客户打款存在约1个季度左右的账期,收到货款后按照即期汇率结算为人民币。若期间人民币升值,则因汇率导致的资金价值变动差额计入财务费用中的汇兑损益。

  无论是哪个阶段,汇率产生影响的根源在于使用货币的不一致性。总体而言,当人民币汇率上升时,单纯汇率换算本身对人民币成本,美元收入的企业产生财务上的负面影响,对美元成本、人民币收入的企业则是正面贡献。

  ► 对大陆企业影响大于海外企业:大陆企业结售汇规模更大、人民币成本比重更高、更多采用人民币报表;

  ► 对手工具企业影响大于动力工具企业:手工具所用原材料主要为中国本土供应,动力工具中部分环节采购自国外如锂电池,进而美元成本比重更高;

  ► 对代工企业影响大于自主品牌企业:自主品牌企业拥有产品自主定价权,具备高频调价的主动权。代工企业与下游客户的调价存在条款约束和时间成本。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汇率变化的双重性。汇率反映两国货币的供需特征,国际贸易的景气度是常见的影响方式之一。汇率上升往往也伴随着出口形势的向好或贸易顺差扩大。因此,在正常情形下,汇率对财务的负面贡献可看做是终端需求旺盛的副产品。从巨星科技的历史表现来看:

  ► 在利润率方面,当人民币升值,对毛利率产生负面影响。汇率变化速度越快,影响程度越深,例如2017年,2020-2021年为快速升值,巨星科技毛利率下降较快、下降幅度较大,均造成“增收不增利”的景象,2017和2021年巨星科技收入同比增长19%/2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2%/6%,净利率同比减少4.4/4.2ppt;2010-2015年人民币温和升值,汇率对毛利率的影响则相对不明显。

  ►但是在股价方面,人民币升值通常意味着出口需求向好,尽管利润率可能下行,但盈利体量仍有望处于上升通道,也更容易形成对未来利润增长的乐观预期,因此人民币升值在更多情形下对应的是股价上升,除了2017年汇率急跌时期。我们认为当前阶段则是与2017年相反的情形,尽管终端需求处于放缓阶段,但利率的快速波动有望对盈利产生较大幅度的积极影响。

  海运费的归属与结算方式有关,依照运费、保险费、佣金等费用结算方式的差异衍生出种类较多的成交方式。其中常见的三种模式为FOB (Free on Board)、CFR (Cost and Freight)和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共同点在于均为货物装上指定船只即为完成交付,差异点在于FOB中由买方承担运费和保费,CFR中卖方承担运费、买方承担保费,CIF中卖方承担运费和保费,因此三种模式的价格构成依次提升。若卖方承担运费和保费有助于带动出口国的运输费和保险业发展,因此各国通常鼓励本国出口企业采用CIF模式,进口企业采用FOB模式。

  在五金工具行业,海运费的支付方主要与商业模式有关。通常代工企业采用FOB(free on board)结算,即货物装上买方指定船只即算完成交付,运费由买方承担。对于自主品牌企业,运费通常由卖家承担。但由于渠道商通常具备更大规模的货运量,能够获得更好的运输价格,因此自主品牌模式下海运费未必均由卖方承担运费,有时也采用FOB结算。

  以格力博为例,1H22格力博自主品牌占收入比重约65%,但公司与客户的贸易条款主要为FOB。自2020年销售费用中的运输费用归类至营业成本后,海运费在报表的体现分为2部分,营业成本中的运费和制造费用,前者为外部运费,即履行销售义务过程中产生的境内和境外运输费用,后者为内部运费,主要包括工厂向海外仓库运输的海运费。

  2020年两项费用占营业成本比重约5.5%,2021和1H22提升至7.6%和10.2%,其中变动主要源于外部运费提升。期间格力博单位外部运费由10.8元/件增加至13.1元/件,单位内部运费由4.6元/件大幅提升至27.9元/件。其背后有2个影响因素:1)因客户结构和客户合作模式变化,格力博FOB结算的收入占比由近80%降至1H22的约50%,自行承担海运费的业务比例增加;2)2020年中起海运价格快速攀升,至2021年中,美西航线倍。

  随着全球经济景气度边际下行,贸易量增长放缓,2022年6月起海运价格出现快速回落。当前美西航线%。考虑生产周期和库存轮动,我们预计4Q22起海运价格回落对毛利率的正向贡献将逐渐体现。

  从创科实业和巨星科技的估值回溯来看,相关性较高的有两部分,美国地产景气度和ROE。

  ►2010以后创科实业的毛利率、净利率和ROE都处于小幅稳步上升趋势,期间估值相对稳定,平均P/E在20x左右。2015-2018年加息在后期对美国地产造成了一定扰动,创科实业的业绩年化增速未受影响,但估值跟随市场因素有所波动。

  ►2020年疫情以后,美国的刺激政策带动了行业加速增长,创科实业的增速较疫情前的10年明显提升,估值由20x 向40x 迈进,形成较大幅度的戴维斯双击。

  ►随着美国刺激政策趋弱和美联储加息,创科实业估值回落,现阶段静态估值约18-20x。

  对于巨星科技,除了终端需求景气度外,ROE对估值的作用较创科实业更明显:

  ►巨星科技作为一家手工具领域的代工企业,市场空间和行业地位不及创科实业,因此估值低于创科实业,疫情以前静态估值在15-20x。2018-2019年,尽管盈利能力并未恶化,但估值呈现下行态势,我们认为主要受制于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

  ►2020-1H22巨星科技经历了疫情带来的盈利和估值上的倒V型走势。不同之处在于,作为A股上市的手工具代工企业,巨星科技在2021年遭遇的成本端压力明显较高,2021年巨星科技盈利能力的下滑幅度也高于另外几家动力工具自主品牌企业。

  当前时点,我们依然对美国宏观经济和与之密切关联的五金工具行业需求保持谨慎。但结合估值与成长性,我们依然认为部分公司在投资选择上长短皆宜,其主要表现为低估值、盈利改善、结构性业务增长三大特征。

  美国通胀超预期:若美国持续通胀,美联储加息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将扩大,可能造成地产等相关需求进一步走弱,使得五金工具行业需求修复不及预期;

  下游库存去化不及预期:目前家得宝、劳氏、沃尔玛等渠道商的库存水平较高,若终端消费相对低迷,库存去化较慢,可能导致渠道商给制造商的订单规模减少,影响企业业绩;

  原材料、汇率等大幅变动:若成本项发生大规模波动,则影响五金工具企业利润率修复。

  本文摘自:2023年1月4日已经发布的《五金工具:看好低估值、盈利改善和结构性增长》

  本公众号不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订阅者如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中金公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中金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仅面向中金公司中国内地客户,任何不符合前述条件的订阅者,敬请订阅前自行评估接收订阅内容的适当性。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中金公司不因任何单纯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金公司的客户。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中金研究网站()所载完整报告。

  本资料较之中金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或价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中金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中金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中金公司可能与本资料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因此,订阅者应当考虑到中金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资料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与本资料相关的披露信息请访,亦可参见近期已发布的关于相关公司的具体研究报告。